第(2/3)页 去那里学习,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。 光学费就能吓死一般的人家。 以前许有德再是看重许大荣,都没有钱送他去,许大荣天天在他耳朵边上唠叨也没有用。 一是学费他供不起,二是许大荣的秀才名次太低了,去了人家不一定收,大书院都是收重点学子的,进去要考核的。 现在不同了,家里条件好了许多,上大学院的银钱方面不用担心了。 二是廖青是案首,不管去哪个书院,都不怕没人收。 去了大书院,学习气氛与夫子的水准都不一样,考上举人的希望更大一些。 谁知道廖青回说,“爹说得在理,这几日,有好几个大书院给我寄了邀请函过来,我也正在考虑当中,不过,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,我不想出远门,等过完年,年后再说。我是案首,明年开春可以直接去参加举人考试,如果运气好,直接考上了,也可以省得进书院了,运气不好,考不上,那我再选一家书院去学习学习。” 许有德傻了眼,“今年已经连考了童生与秀才了,明年开春又连考举人去?哪里有这么快的考法?” 这简直是要逆天了。 一般每次大考,都至少要相隔个一两年才行的。 比如说考上童生之后,隔一年才好参考秀才。 考上秀才之后,隔两三年才好参考举人。 倒不是大祥有这样的硬性规定,而是常理如此。哪个人刚考中秀才,就紧接着去考举人的?这么仓促,怎么可能考得上? 而廖青几乎就想一年之内全部完成? 考上童生考上秀才,可以说凭实力凭运气的,可是举人,那多难啊! 举人是一国的大考啊!连监考的都是朝廷特派的。 童生与秀才只是一县的考试。 这这这……完全是比登天还难的! 第(2/3)页